報告提出,2024年要完成能源保供任務。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爭取裕光等火電企業進入省級智慧電廠試點,推動陽光電廠2×100萬千瓦項目取得實質進展。堅持新能源項目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推進國投、華潤等項目并網發電,11個分布式和10個集中式新能源項目做好前期、盡早開工。大力發展多元儲能,全面開工盂縣上社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加快弘盛通獨立儲能電站等項目建設,提高新能源電力消納能力和系統調節功能。全力推進忻州北—陽泉500千伏線路等10項重點電網工程建設,打造城區配電自動化示范區,全市外送電量力爭達到64%。
加快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大力培育“鏈主+鏈核+專精特新”企業,推動串珠成鏈、集鏈成群、集群成勢,整合優化九條重點產業鏈,營收規模達到220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聚焦產業鏈缺失環節,加快太行世紀10GWh動力儲能兩用高端固態鋰(鈉)離子電池生產線項目建設,推進中冀投、中烜、貝特瑞負極材料一體化、多氟多六氟磷酸鋰二期等項目投產。推動鈉離子電池相關標準制定,華鈉芯能1GWh鈉離子電池生產線達產達效,促進鈉離子電池在電動車、儲能電站等方面商業化應用。加快華儲光電智能化改造,打造光伏組件智能生產基地。
來源:陽泉日報
作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