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將有效解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過程中面臨的數據融通、網絡安全、多主體協同等問題。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集體學習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探索在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區塊鏈
區塊鏈概念迎來最強風口。那么區塊鏈到底是什么?區塊鏈如何滲透到能源行業,作用于傳統能源交易和服務呢?
簡說區塊鏈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于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一句話概括,就是利用無比強大的數據塊,驗證信息真偽。
作用于能源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左右,區塊鏈技術就已經滲透到了能源行業,傳統的能源交易和服務模式正在被更新。
區塊鏈作為“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周期可追溯的”數據庫技術,能夠為能源產品建立精確可靠的身份信息,從而降低交易中產品和企業的征信成本。
再次被時代拿到臺面上說的時候,區塊鏈已經產生了實際的效應。
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近日披露了區塊鏈技術在電網業務中的“用武之地”。
國家電網:推進可信區塊鏈技術在新能源云、電力交易等領域深度應用
南方電網:以區塊鏈技術破解當前綠證制度困局
南方電網公司也已提早布局區塊鏈技術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應用。
從2017年開始,我國開始在政策層面醞釀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即規定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份額中的比重。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對各省級行政區域設定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埃森哲北京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東等行業人士認為,能源電力企業目前的現狀是:傳統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都不再適應數字化、低碳化的需求;以用戶為主導的能源變革如火如荼,企業既有系統無法管理越來越復雜的交易請求,也難以滿足監管方和能源用戶對能源供應安全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旺盛需求:傳統的集中式監管和第三方的介入阻礙了能源用戶對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
區塊鏈的出現,將有效破解上述困境。原因是區塊鏈具有多方共享、數據統一維護、可審計可追蹤特性,可幫助能源電力企業在安全基礎上創新性地推動能源價值鏈重塑。
比如,基于數字貨幣、智能合約、價值轉移等基本應用場景,區塊鏈可用于能源電力企業的清結算系統、供應鏈、知識產權保護、商品防偽等領域,對能源電力企業的公司治理、業務創新等方面帶來重大作用。
能源電力企業還可以利用區塊鏈解決共享經濟中存在的授信機制問題,讓授信機制安全高效,比如能源企業可以租賃分布式發電設備、家庭儲能設備、電動汽車甚至是企業的備品備件。
作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