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階段,疫情防控雖然出現了一系列積極變化,但仍處于關鍵膠著時期,湘潭發電公司安監部始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一手抓現場安全監督,并將兩者有機結合,助力公司1號機組C修,筑牢安全防線。
進一步規范疫情防控措施。該部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安全風險辨識, 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安全風險及管控措施卡》,從人員、安全管理、設備物資環境三個方面明確36項安全風險,并逐項制定管控措施,提高風險管控針對性和操作性;明確防疫期間兩票“三講一落實”執行要求,既保證1號機組C修工作有序開展,又注重“三講一落實”的實效性,有效防范人身傷害事故。
嚴格細化外來人員防控。為有效防控外來風險,安監部嚴格外來人員入廠審核,除日常需要的23項資料外,外包單位還需提供防疫物資臺賬(醫用口罩、消毒水)、防疫管控措施、湖南省居民電子健康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外來人員承諾書、手機號碼活動軌跡查詢結果等5項資料,全面嚴格排查外來人員無涉疫相關情況、身體無涉疫相關狀況,經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核酸檢測合格報告,并在承諾書簽字后方可辦理入廠手續。外來人員安規考試改為紙質試卷考試形式,避免共用電腦等產生間接接觸,同時做好考試人員的測溫、考試場地的消毒工作,紙質試卷在做好消毒措施、放置4小時后再閱卷。
督促完成紅外成像測溫儀投運。紅外測溫儀于2月27日正式投入使用,試運行期間,安監部聯合紀委辦、保衛部對紅外測溫工作進行督辦,并對原測溫工作和記錄要求進行相應調整,既保證測溫全覆蓋無遺漏,又提高測溫效率。
督促加強安全事故學習。安監部要求各部門積極利用微信、學習強國等平臺認真組織學習寧夏某電廠“2.4”和某石化熱電“2.25”兩起事故通報,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安監部以隨機抽問形式進行督查,對于學習流于形式的,追究班組長及部門管理人員責任,確保學習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