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再生能源咨詢公司RCG公布《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指出,2019年,亞太地區的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強勁,新增裝機規模超過2吉瓦,較歐洲的1.4吉瓦多42.86%。與此同時,去年亞太地區對海上風電領域的投資總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相比之下,歐洲的投資僅為55億美元。
RCG表示,這是亞太地區在海上風電領域首次超過歐洲。除去新增裝機量的超越,亞太地區對海上風電的投資幾乎是歐洲的兩倍。
“近年來,亞太地區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迅猛。特別是日本、越南等國,產業增速尤為明顯。”RCG負責人Lee Clarke認為,“這與亞太地區諸多國家新推出了支持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政策密切相關。比如,關稅減免及投融資等利好法規。
RCG在報告中指出,歐洲海上風電產業起步較早,相關經驗較為豐富。但伴隨亞太地區企業不斷聯合歐洲企業開發新項目,亞太地區的海上風電市場也逐漸打開,激發了投資商進行長期投資的信心。
LeeClarke認為,規模效應是促進新興市場發展的“良方”。“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企業進入亞太海上風電市場,激烈的競爭使該市場的成熟度逐漸提高。如今,海上風電平均每兆瓦發電成本已經較之前下降了50%以上。”
在他看來,亞太地區海上風電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目前項目開發成本仍停留在高位。為了增強亞太地區海上風電的競爭力,就需要繼續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及供應鏈環節產能。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稱,未來10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快速增長,特別是亞洲市場,將成為全球新增裝機容量擴大的最主要推動力。“預計到2030年,亞洲新增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突破100吉瓦,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中國、越南、日本、韓國等增長幅度都十分可觀。”
GWEC首席執行官Ben Backwell說:“在2019年,我們看到海上風電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并占到全球風電新增裝機的10%。歐洲當前依然擁有過半的市場份額,但亞太地區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正在逐漸提升,中國從2018年開始已經成為新增裝機量最大的國家。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漂浮式風電在2019年實現新的突破,全球首臺8+MW漂浮式風機在葡萄牙實現并網。一旦漂浮式技術實現產業化,將為海上風電的發展帶來新的市場和機遇。”
Ben Backwell還認為“海上風能是實現氣候目標的巨大機遇,因為它可以代替昂貴的進口燃料,為土地有限的國家提供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并大規模提供競爭日益激烈的零碳能源。海上風電的經濟利益不可低估,它有可能產生數千億美元的投資,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并建立供應鏈,所有這些都可以為蓬勃發展的地方經濟做出貢獻。”
RCG在報告中表示,亞太地區正在向歐洲“發起挑戰”,其海上風電市場有望領軍全球。
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創紀錄新增裝機6.1吉瓦,使全球累計裝機規模總達到29吉瓦。
作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