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目前風力弱,環境氣候合適,可以起飛。”11月25日上午,在浙江寧波鄞州樂桑線工作現場,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輸電運檢班工作人員鄭龍、朱挺正在開展無人機巡視作業,這是該公司首次通過人機協同作業信息化管控平臺開展的無人機巡視,為精細化巡線再添了一把新助力。

人機協同作業信息化管控平臺是國網寧波供電公司搭建的無人機管控平臺,通過“一個平臺+多源數據”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人機協同智能巡檢、工業視頻、大數據自主分析、物聯網交換應用的輸電差異化運檢新體系,其中包含的人機樹障巡視模塊、通道巡視模塊、桿塔精細化模塊、在線監測模塊等應用內容,實現了“后臺遠程控制、前端自主巡檢”的全流程線上管控新目標。
隨著該管控平臺的逐步成熟及全面推廣,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組織輸電運檢人員積極學習,并將該平臺應用到日常巡線工作中。“因為是第一次在這個區域使用,我們首先要對每基桿塔進行定位,將定位信息錄入到平臺中,之后無人機就會根據定位自動進行巡視。”朱挺一邊操縱著無人機,一邊介紹道。經過近十分鐘的定位,樂桑線20基桿塔的地理信息被成功錄入到平臺中,無人機開始了第一次的自動巡線。在巡線過程中,無人機每隔2秒就自動拍一張照片,巡視結束后,工作人員將會把這些照片上傳到系統后臺進行自動分析,全面掌握線路的運行情況。

“目前我們主要進行的是樹障巡視、通道巡視及精細化巡視,無人機比我們‘站得高、看得遠’,更能發現地面上發現不了的問題。”朱挺說道。無人機的全方位高效率巡視,能對輸電線路桿塔、導地線、通道環境、接地裝置等方面進行非常細致的檢查,一旦發現危險點及故障點,工作人員可立即開展消缺工作。每次巡線所采集到的信息數據,自動存入到平臺系統中,也能為日后的各項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下一步,國網寧波市鄞州區供電公司將繼續深入應用人機協同作業信息化管控平臺,逐步實現鄞州區域輸電線路信息全覆蓋,進一步提升輸電運檢工作效率,為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