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次建設且成功并網發電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占地面積2346畝、總投資約5.16億元,位于大寺鎮李莊子村,它是集漁光互補、光儲結合、節能減排、智慧能源管理于一體的新能源電力示范項目。”在說起項目亮點時,金開新能黨委書記、總經理尤明楊說,該項目融合了國內諸多最先進的綠電技術,并采用無人機巡檢、智能故障診斷等,特別是同期打造的科普實證基地,為京津冀地區光伏項目技術優化與高端制造企業設備研發提供實證數據與教研平臺,將為京津冀地區建設此類新項目起到示范作用。且該項目含“津”量十足,光伏板組件、變壓器、支架等包括建設單位,均為天津本土企業。
項目對天津低碳發展有何助力?尤明楊表示,預計每年可對外輸送約1.5億度的綠色電力,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12.56萬噸、二氧化硫約24.2噸、氮氧化物約27噸,為當地居民提供綠色增收新渠道,助力區域能源結構優化及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重提升。“金開新能計劃今年再落地投資70億元,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窗口期,持續加大光伏、風電等重點領域布局,助力在津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能源項目建設是天津國資國企踐行國家戰略、落實本市相關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金開新能在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上經驗豐富,此前已在全國多地打造此類項目,這次既是企業自主建設的第1個在津項目,也是在全國的第100個新能源電力項目。”市國資委一級巡視員王志勇表示,天津國企將全力落實“十項行動”及“三量”“三新”工作,進一步加快優質項目落地,繼續為天津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北方網
作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