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綠色電力,來自張北柔直
報載:最近,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四端帶電組網,張北地區的新能源成功接入北京電網,送至2022年北京冬奧場館。當天上午,央視新聞直播間、新媒體客戶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網頭條等新媒體同步開展直播。這標志著世界首個四端柔性直流環形電網組網成功,規模級“純”新能源動態送出和消納的關鍵技術得到驗證。
我們知道,柔性直流電網技術是破解清潔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難題的“金鑰匙”,是能源有效駕馭和高效轉換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張北柔直工程作為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首次研制并應用具備大電流開斷能力的直流斷流器、高參數IGBT換流閥、適應于直流電網的控制保護系統、交流耗能裝置等關鍵設備,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是世界首個真正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工程,創新引領和示范意義重大。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認真踐行綠色辦奧理念,通過大量技術攻關,解決新能源固有的隨機性、波動性等世界性難題,建設張北等4座換流站,額定電壓±500千伏,總換流容量900萬千瓦,配套建設±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666千米。張北、康保換流站作為送端直接接入大規模清潔能源,豐寧站作為調節端接入電網并連接抽水蓄能,北京站作為受端接入首都負荷中心,確保奧運場館100%使用清潔能源供電。
工程示范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力生產、傳輸、存儲、利用和運行控制技術,為解決電網薄弱導致的大規模新能源匯集與送出困難問題樹立了典范,為新能源主導發電場景下的電力傳輸提供了解決方案,把張家口地區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轉變成穩定綠電輸送到京津冀地區,在助力北京冬奧會場館實現綠電全覆蓋的同時,對于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服務北京低碳綠色冬奧、引領科技創新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戰略意義。
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正如國際奧委會第一副主席、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所言,場館清潔能源的使用在以往的奧運會中都有所體現,但北京冬奧會實現全部場館由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這在奧運歷史上還屬首次。這是第一個全綠色的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后,張家口將迎來一次可再生綠色能源大發展的機遇,形成了京張兩地優勢互補共享共贏的格局。
中國電力網:你關心的,就是我們所關注的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電力網
中國電力網簡介:
國電力網于1999年正式上線運行,是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主力的全國性電力行業門戶網站。
合作聯系人:麻玉顆(電話:188 1036 8912)
評論